黑斑、黑鳃?对虾越冬“杀手”——镰刀菌

2024-12-13
头胸甲、鳃部、体表等部位有深黑色斑块是对虾感染镰刀菌的典型症状,其传播迅速,但发病死亡慢,病程长。此病危害性极大,曾多次导致对虾人工越冬的失败,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应予重视。

1、病原


越冬期对虾病虾上已分离鉴定出4中镰刀菌(Fusarium):腐皮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菌体呈丝状分枝,常有分隔。生殖方式是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故名为镰刀菌。

2、症状


镰刀菌多寄生在病虾头胸甲鳃区、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故有人称之为“黑鳃病”。
 图1.镰刀菌病症观察及镜检。

A)鳃丝、头胸部甲壳、腹部甲壳边缘等多处出现大小不一的黑斑; B)病灶菌丝;C)真菌孢子。

病虾体表甲壳形成许多溃疡性的黑褐色斑点。有些病虾则在头胸甲的鳃区从下缘向上发生坏死、变黑、脱落,似被火烧焦的形状。严重者整个区坏死脱落,将鳃暴露在外面。在所有坏死和溃疡部分,镜检可看到真菌菌丝。有些病虾的鳃丝被镰刀菌寄生后也变黑、坏死。鳃内充满丝菌和大分生孢子,但不是所有感染镰刀菌的鳃丝都变黑,有些病虾在肌肉中和肝胰脏中,都可发现真菌菌丝和大分生孢子。

3、致病机理


镰刀菌分生孢子或厚膜孢子侵入后,寄生在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萌发成菌丝,并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亲虾感染镰刀菌后,活力降低,性腺发育缓慢,鳃组织、甲壳等病灶部位黑化坏死。其中引起虾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破坏鳃的呼吸功能,导致对虾呼吸衰竭死亡;镰刀菌还可生成真菌毒素,使宿主中毒。

4、流行情况


该病是一种对虾、蟹类危害很大的疾病。凡纳滨对虾(即南美白对虾)、加州对虾、中国明对虾、长毛明对虾、斑节对虾等均可感染。此病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我国目前主要发生在人工越冬亲虾。

5、传播途径


(1) 水体传播:镰刀菌可以通过污染的水体传播,特别是在养殖环境中,不良的水质管理会促进镰刀菌的繁殖。
(2) 创伤感染:对虾在受到物理创伤或摩擦后,镰刀菌可以通过伤口进入虾体导致感染。
(3) 垂直传播:在养殖过程中亲虾如果携带镰刀菌可能通过卵传递,使后代虾苗也感染。

6、诊断


所谓“黑鳃病”是鳃的外观呈黑色,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鳃丝本身组织变黑,例如镰刀菌和某些化学物质引起的黑鳃;另外一种是鳃丝组织并不发生明显病变,而是在鳃丝表面有许多寄生物或污物,如弧菌、丝状细菌、聚缩虫、瓶体虫或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发生的沉淀或煤渣等的附着,都能使鳃呈现黑色。总的看来,所谓黑鳃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几种病共有的症状,并非哪一种病所特有,甚至有的对虾鳃变黑也不一定是一种病理症状,所以不能仅根据黑鳃症状诊断为镰刀菌引起。

(1)显微镜下观察:从病灶处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观察有无菌丝及其分生孢子等特征,予以区分。比较依赖实验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素养。

(2)真菌培养基培养:镰刀菌可在PDA等真菌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棉絮状,菌落大、边缘整齐、结构干燥蓬松。耗时较长且依赖实验人员的操作素养。

(3)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灵敏、特异、快速、简便的检测技术和诊断方法。

华峰生物的镰刀菌(Fus)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敏感性大于其它现有诊断方法,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同时检测4种镰刀菌,协助养殖企业监控养殖情况,帮助及早、准确检出。

7、防治


目前鲜有有效办法处理对虾体内的镰刀菌及其分生孢子。

预防和控制:

(1)彻底消毒:虾塘在放养前应彻底消毒,池水入池前尽可能经过砂滤;镰刀菌喜欢酸性池底,因此,可以通过生石灰稳定池塘底部pH值,防止底部酸化,降低镰刀菌的爆发。

(2)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使用有益菌调节水质,避免过度施肥。

(3)增强虾体抵抗力: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增强对虾体质。


来源 | 综合整理

声明:文章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谢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