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生长缓慢的“元凶”之一 ——肝胰腺细小病毒

2025-08-28

肝胰细小病毒 (HPV) 是虾主要的细小病毒之一,已知会导致对虾生长缓慢。在世界各地的野生和养殖对虾中都有发现 HPV,且不同地理分离株/宿主物种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变异。鉴于其高流行率、广泛分布和在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能力,HPV 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病 原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是由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对虾疾病,在病毒分类中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浓核病毒亚科(Densovirinae)HPV 核酸为单链线性 DNA,基因组大小约6kb,由单一核衣壳蛋白包裹。病毒粒子无囊膜,正二十面体形,直径 22 nm~23 nm


二、易 感 宿 主


HPV宿主范围广泛,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包括中国明对虾、印度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细角滨对虾和罗氏沼虾,在中国明对虾中尤为常见。


三、疫 病 模 式



1. 流 行

1984年新加坡首次报道 HPV感染野生墨吉对虾以来,其他国家及地区如:澳大利亚 、韩国、非律宾、马来西亚、肯尼亚、以色列、南北美洲及中国等均有 HPV感染病例报道。


目前,GenBank 数据库中已提交的 HPV 全基因序列有5条,分别为泰国株(DQ002873),澳大利亚株(DQ458781),印度株(FJ410797)、中国株(GU371276)和韩国株(JNO82231)HPV不同地理株的基因序列分析数据表明 HPV基因组存在较多的遗传变异情况。



2. 传 播

HPV可垂直和水平传播。通过饵料或同类相食水平传播,通过亲本垂直传播传给后代。


HPV感染首先附着在微绒毛上,然后通过胞饮作用进入宿主细胞。HPV成熟发生在核质中,随后在包涵体中积累。在复制周期的最后阶段,成熟细小病毒颗粒的积累会导致核膜破坏和病毒粒子释放到细胞质中。当整个核内包涵体释放到肝胰管腔中时,HPV会扩散到新的宿主细胞。


四、临 诊 症 状   

HPV感染可引起养殖对虾幼体或仔虾慢性死亡,导致幼虾矮小、生长迟缓。据报道,在幼虫早期和幼虫后阶段,HPV感染率很高。死亡率的增加与环境恶化、过度密集养殖等有关。HPV感染的一些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是生长速度慢、肝胰腺萎缩、厌食、梳理活动下降、表共生生物体表面和鳃污染增加以及尾部肌肉组织零星混浊。除了体型较小外,感染HPV的虾通常颜色或触角长度正常。


受感染宿主肝胰腺细胞内可观察到 HPV 病毒包涵体,宿主细胞细胞核形成“帽状结构”,伴随在HPV 包涵体旁。


图片

1肝胰管上皮细胞中显示核内包涵体的组织病理学

五、结 语   

HPV是虾生长缓慢的主要病原体,造成虾养殖严重的经济损失。HPV 感染与幼虾生长速度降低有关,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严重的疾病迹象。由于缺乏HPV感染的特异性临床症状,以及其他病原体对HPV的研究,单纯通过观察难以对疾病进行诊断。迄今为止,尚无针对 HPV 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或疫苗接种,因此,预防措施仍然是减少疾病爆发的最佳方法。



华峰生物的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敏感性大于其它现有诊断方法,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检测不同地区不同的HPV菌株,如中国株、泰国株、澳大利亚株等,帮助养殖户筛选养殖亲虾//无节幼体,帮助养殖定期监控,从而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来源| 综合整理

文章仅供参考,若发现侵犯您版权的内容,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产品详情:http://www.hfbiotech.com/col.jsp?id=189


分享